俗话说,“今天搬砖不狠,明天地位不稳”,而我,就是钱江水处理厂的一名“打工人”。本以为进了污水公司,就是能参加大活动、能见大场面的人了。谁知我的工作就是——巡检设备,记录水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可以“躺平”或者“摆烂”的感觉,正当我也快要这样麻痹自己的时候,我最小的妹妹,邀请我去参加了她舞蹈班的结课汇演后,让我幡然醒悟。
他们排演了一支叫做《蘑菇云下的身影》的舞蹈,这支舞蹈并不优美也不舒缓,反而有很多手指需要不停快速交替运动的奇怪动作,感觉像是人在抽筋。所以我就去了解了这支舞蹈背后的那个人——他就是林俊德院士。
翻开历史档案,这位科学家的成绩可真够亮眼——满分多多,发明创造,保研进修——那可是杠杠的学霸啊!但是当年的这位学霸毕业后,却选择去了一个在当时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地方——马兰。
当时的中国急需发展核武器才能保障国防安全,于是林俊德就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在马兰扎根了一年又一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参与了新中国45次的核试验。他自己可能忘记了他做过多少科研成果,但他的身体却永远记录下了核辐射的危害。当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断然拒绝了手术,他对主治医生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现在需要的只是时间来完成我没做完的工作。”于是,他开始了他生命最后的冲刺。他说,要坐着休息,因为他知道,一旦躺下就起不来了。看到这里我突然理解了舞蹈动作的含义,这不就是林俊德先生忍着剧痛用颤抖的手敲击键盘,整理国家机密文件的象征啊。
当我们回首建国七十五周年的历史,会发现像林俊德一样值得被我们铭记的前辈还有很多。屹立在昆仑山头用身体矗立起共和国的界碑,是他们的壮举,报告“81192,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这是他们的担当。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前辈们披荆斩棘开拓而来的美好时代之下,更应该将这份担当传承下去。或许你可以从掌握好自己的专业本领开始,或许你可以从做好每一次巡检开始,或许你可以从参与技术革新开始。
[SITESERVER_PAGE]有人说,我们很“皮”,没错,改编歌曲也能成为我们推进党建和生产融合互促的“新玩法”;也有人说,我们很“倔”,是啊,“基层一线”怎么就不能是我们国企青年的理想归宿?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污水青年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