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员工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天地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修养

2017年年初的时候,凯文·凯利的《必然》火了一把。当时我还在关注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罗胖花了好几期的时间来分享《必然》的读书笔记,于是就去买了书一探究竟。它里面讲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十二大趋势,其中一条我非常买账,就是我们已进入了“屏读”时代。传统纸媒江河日下,新媒体的发展异常迅猛,海量的信息借助智能机轻而易举地围绕在人们身边,折叠成小小一块藏进了衣兜。这让人惊喜,互联网蓬勃发展不过二十年,移动支付和社交媒体带给我们无数的便利,人们的阅读量也随着信息的便捷化逐渐上升。而这一切的背后,我们却也不得不面对碎片化阅读和专注度下降带来的困扰。

卡尔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中描绘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现象:当你打开电脑想写报告时,会顺手登录邮箱回复邮件;刚打开搜索引擎,就发现订阅的电子杂志又推送了新文章;匆匆浏览之后回到资料页面,却被一个个词条吸引着,打开一个又一个新链接,游荡了半个小时仍然没有回归工作主线。好不容易克制自己敲下报告第一个字,手机一响,微信又弹出一条新消息……

在互联网时代,专注度变成了一件奢侈品,读完厚如砖的《论法的精神》似乎已经不可能。孟德斯鸠的种种论据只需在搜索引擎里敲几个字就可轻松知晓,还可看到大量评论文章。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互联网将我们的专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而人类与书本进行深邃而辽远对话的年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卡尔说,即使徜徉在图书馆狭长的书架过道上,被千千万万册图书环绕包围,也不曾有过如今的“信息过载”的感觉。图书的静默不语中有一种沉稳宁静的东西,为了等待合适的读者出现,把它们取走,它们愿意一等数年,甚至数十年。我至今怀念大学图书馆二楼的隔层,隐蔽的楼道入口过滤掉大多数顶着黑眼圈的熬夜人群,这个不大的房间里时常静寂的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仿佛一切杂音都被厚重陈旧的硬壳书本吸走。从坚固的实木书架上抽出一本来,泛黄的书页散发着再生纸特有的气味,余在角落里的书用布满灰尘的声音向我呓语:不要着急,我们哪里也不去。

寂静是书中含义的一部分,寂静是读者思想的一部分。愿意长时间全神贯注阅读的人,自行建立了一片密闭空间。他们浸没在凝固的时空里,与作者交谈,与自己辩论,渐渐形成独有的思想。他们进行深度思考,一如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在沉寂的空间里唯有记忆和思维在活跃,不断被刺激的神经突触为意外的收获带来爆发式的欢愉。

我曾经关注罗辑思维,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觉得每天清晨1分钟的语音推送和相应的文章很有趣,包括后来罗辑思维做的“得到”app,满满都是“干货”。我相信很多上班族都热爱这类学习方式,晃荡在地铁里的四十分钟可以被充分利用。我也曾买过“得到”的雪枫音乐会课程。这些内容精简而夺人眼球,看得多了,慢慢会产生一种虚空的满足感,仿佛自己什么都懂了,掌握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不得不说,通过这些“干货”来入门,例如了解一本书的梗概,是非常高效的,但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真正的学习与提高绝对绕不过反复的思考与实践。单从信息获得而言,我们拥有搜索引擎就够了,但阅读的意义,远胜于此。

我热爱互联网带来的翻天覆地,也愿意拥抱“屏读”时代。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绵延而璀璨,有无数优秀作品历经了时光的洗礼,仍在现世熠熠生辉,而在此之外,依旧有无数的留白,等着后世的人们去挖掘和填补。太多的好书,被畅销书榜一再边缘化,久而久之便被遗忘在角落。若大数据能建立起有效连接,让每一本书都不再是一座孤岛,阅读将被赋予新的意义。

语言和文字的魅力不会因为载体的改变而褪色。有人爱铅字的素净,也有人爱电子读物的便捷,这些都不足以被拿来争论。需要做的仅仅是回归到原点,唤醒内心沉睡的感知和愚钝的思维。

请坐下来,我们需要一场无声的长谈。  (黄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