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检查女儿的家庭作业,发现女儿用“掌”扩词,扩得很有意思,掌(掌勺)、(掌柜)、(掌门),晕,都是些掌握钱财分配、人事升迁甚至生杀大权的人物啊,哈哈。问女儿,知道“掌勺”啥意思吗?女儿说,就是厨师啊,拿炒菜大勺的人啊,比如我们家掌勺的就是外婆啊!那掌柜呢?女儿说,“掌柜”就是开店的老板啊,电视里不是经常说,掌柜的,给俺来壶酒!那“掌门”又是什么人物呢?女儿挠了挠头,说,不就是武林高手嘛,比如武当派掌门啊少林寺掌门什么的。应该说,女儿对这三个词的理解还是非常到位的,看来电视也并非一无是处哦,哈哈!
窃以为我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文字。就拿这个“掌”来说,“掌”即手掌,很多与掌有关的词或者俗语,比如“掌握”,“掌控”,“纵你孙悟空七十二变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等等,都与权力有关系。
比如女儿嘴里说的“掌勺”不就是厨师嘛,哎,还别小看这厨师,其实在特定的年代或地方,也是有很大权力的,而且还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呢。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大多数国人处于饥饿之中,面露菜色,听父母说光三年自然灾害就“消失”了几千万人。当年家家户户不准开锅做饭,一日三餐都得到食堂去“敞开肚皮吃饱饭”,准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母亲说,那个时候去食堂排半天队饿得头晕眼花最后只分得一碗老南瓜拿回家。母亲还说那个时候还没有跟父亲相识,却已经久闻父亲的大名,因为父亲那时候是民兵连长,一天到晚带人抓那些偷粮票或者到公社食堂偷粮食的人,然后把他们押到人民体育场审问批斗,以至于父亲在那个时候“出尽了风头”。所以,对父亲和母亲这一代人来说,关于饥饿的印象,相隔半个世纪都挥之不去。然而,父亲说,即使在那样的岁月,在食堂做事的人,也能吃得脑满肠肥——此乃“掌勺”的涵义之所在。
想到这里,不由得回忆起16岁那年背着铺盖行李到湘湖师范读书的时候,来车站接新生的师兄师姐们告诉我们,如果去食堂打饭,女生最好排到“男掌勺”的窗口,男生最好排到“女掌勺”的窗口,起先听了还有点懵懂不清,后来真正经历了,就知道这话里藏的好处来了,呵呵。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能考上湘师的绝对比考上萧中的更优秀,但常常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父母希望我们早早跳出龙门吃皇粮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所以,女生还好,饭量不大,可是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男生来说,如果跟“掌勺们”搞好关系,其好处就不言而喻了。记得那时候学生都是用饭票买米蒸饭的,卖米的窗口只有一个,但卖米的师傅有一男一女两个轮流。如果今天是男师傅卖米,那么男生们几乎都央求女生为他们去买米,因为女生只要拿着饭盒,对着那个高高的小小的窗口,娇滴滴地说声“三两”,那卖米的师傅肯定就是满满的甚至冒尖儿的一量杯,或许这个三两就等于四两甚至半斤了。如果是个把老实木讷的不愿意开口求女生的男生去买米,那卖米的师傅保证会用一把尺子重重地在量杯口子上一划,那三两米说不定就没三两了,哈哈。当然,同样的道理,在卖菜的窗口,也是这个情况啦!所以,在湘师的食堂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个女生手里往往会捧着很多只菜盆儿,那是为同班的男生们打菜的,而男生们,这个时候往往就在篮球场足球场驰骋呢,哈哈!当然,越漂亮的女生手里的盆儿就越多,如果手里只有自己一只盆儿的女生,那真的是要自惭形秽的,哈哈!
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想来还是那么有趣,栩栩如生。正因为“掌勺”有着这些不一般的权力,所以湘师三年,看到穿白色工作服戴白色工作帽的食堂人员,我们再清高再漂亮的女生们,都是会朝他们甜甜一笑的,呵呵!那个时候也常听老教师们说,教职员工中家境最富裕的是食堂里掌勺的。年深月久的掌勺,七八百号师生的用餐,柴米油盐酱醋和蔬菜、鱼肉的进出,其中必有掌勺的乐趣和猫腻。
其实“掌勺”之意,最生动的是在佛教的宣传画上,我在西安的法门寺就看到过,印象很深:一群身陷地狱的罪人,各自用长勺在硕大的盛具中捞取有限的食物,互相帮助或互相利用,把长勺伸向对方,双方都能吃到,而如果只是用长勺喂食自己,却很难吃到食物。这自然是为了佛教仁慈仁义的传播。可是,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市场经济的巨浪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这些后人才算彻底理解了这句话。但是,求名求利无可厚非,只不过各行有各行的游戏规则。中国有句老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人人在追名逐利的同时,遵循这个古训,那么,社会之和谐就有实现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