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每次碰到与她同龄孩子的家长,话题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而感慨最多的是原先的生活方式被打乱了,自己的自由被束缚了,因为家长要担任一份新的职务:“陪爸”、“陪妈”,每晚陪着孩子做作业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因为大家都认为作业非常重要,它就像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的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于是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晚上陪孩子写作业,双休日陪孩子上兴趣班,名副其实地成了“陪读”。
我当然不能免俗地成了“陪读”大军中的一员,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好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但在随波逐流的同时我也一直在迷惑,到时规规矩矩写作业的习惯养成了,会不会“陪”的习惯也养成了,我们的目的是想让孩子能够独立,但“陪读”到底对孩子的独立是雪上加霜呢,还是锦上添花?
我试着去放手,有那么几天,我特意不去关注她的作业,回家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一句:作业做了吗?饭后也不催促,学校联系本我没有特意检查,只是背着她了解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我静静地不动声色地做自己的事情,默默地观察她什么时候会去做作业,她磨叽着先玩了一会,然后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几次欲上前催促,但最后还是忍住了,这是一个内心纠结的过程,仿佛在比赛谁有耐力,她在那边从容淡定,我在这边焦虑烦躁,时钟上秒针“答答”的走动声仿佛是刮扫在我心头,焦躁难忍。这样放手了几天,明显感到她学习状态不是很好,在学校表现也不尽人意。为了抓她的学习,终于我又妥协了,又开始了“陪读”生涯:有时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有时是不时地过去,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作业,再不是地过去看看写得怎么样,最后还要仔细地检查,整个过程,我觉得自己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接近监工,焦躁而强势,而孩子机械而被动,在她的观念中也许做作业,她只是一个执行者,拿出书本听写,换上口算本练习……这些都会有妈妈给准备好,她只需要做就可以了。她在思想上存在了惰性和依赖,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曾经也多次请教有经验的家长,许多过来的家长还是主张“陪读”,他们的观点是:这是孩子的一个成长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成熟自立,直到他们自己会要求不需要你陪。就像小时候,孩子会粘着你睡,但等到她慢慢长大了,你想陪她睡,她都不需要了。这真是对”陪读“的一个令人安慰的说法。但也有家长是反对的,他们认为: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其实我觉得“陪”与“不陪”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对立的,“陪”并不是全包全揽,“不陪”也不是全部放手。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孩子摸索出适合她学习的方式,能让她积极地接受,轻松地面对,这确实任重而道远。